老街鬧巷看廟事-走馬看花北鹿港
看廟會,好吃好看好熱鬧,台灣人情在鹿港,老街上都瞧得見!
預計時間 | 2-3個小時
位 置 | 北鹿港區域
交通工具 | 自己的雙腳
路線地圖 |
預計時間 | 2-3個小時
位 置 | 北鹿港區域
交通工具 | 自己的雙腳
路線地圖 |
早期原是以爐主輪奉的方式,後於民國51年興建,到民國57年時竣工,並且定名為奉天宮。
奉天宮主祀蘇府王爺。傳說於清康熙23年(1864年)時,有位漁夫在海上撿到一塊發光的木柴,返家後夢見神明顯靈,自稱為玉皇大帝御前的主理判事,奉旨將和自己的神弟們在鹿港開基佑民,漁夫便照王爺指示,將木柴雕成大王、二王、三王神像祭拜。
寺廟的建築主體充滿濃厚的藝術氣息,神龕、供桌與雕花窗櫺等,由鹿港薪傳獎得主國寶級雕刻大師李松林所雕製,門神彩繪出自繪畫大師郭新林之巧手,而鎮殿主神神像則是「神刀」施禮之傑作,這些精美的雕刻與彩繪,為奉天宮增添無比莊嚴肅穆的氣氛。
民國80年代落成
提供香客、遊客休息的住宿飯店,三樓設有「媽祖歷史文物館」,展示許多有關媽祖信仰的珍貴文物,期許提升民眾對其信仰的瞭解與認知。步行2至3分鐘便能抵達鹿港天后宮,比鄰鹿港老街等眾多熱鬧景點。
04-7752508
早期鹿港與中國大陸商貿頻繁,先民為祈求航海平安,民間集資於1591年(明末)建小廟供奉天上聖母(其遺址位於現址北側)。康熙22年(1683年)水師提督施琅平台時,奉請湄洲祖廟開基媽祖神像隨軍庇佑,戰事結束後,施琅將軍族姪施世榜(彰化八堡圳的創建人)懇請讓「湄洲媽」留在鹿港。雍正3年(1725年)施世榜獻地進行擴建工程,進行改建。之後歷經清朝嘉慶、同治和日治時期昭和、大正年間多次重修後才有今日之規模。
鹿港天后宮為國定古蹟,創建迄今已超過400年,是台灣最早奉祀湄洲祖廟開基媽祖神像的廟宇,歷史悠久。當地人俗稱「媽祖宮」或「舊祖宮」。
天后宮建築規模宏偉、優美,三川殿內集藝術精華,不論石雕、刺花、彩繪等,均為當代大師傑作。正殿清朝皇帝和文武官員的匾額、古代碑記,和祖廟贈與的大靈符、聖母寶璽,皆是絕無僅有的文物。自從大陸湄洲祖廟毀於文革後,奉祀於天后宮內的湄洲開基媽祖神像和相關民俗文化等數千件器物,更受到廣大信徒的重視,成為珍貴的歷史瑰寶。
於清乾隆52年(1787年)建廟,歷史久遠,為全台唯一「官設」媽祖廟。今日所見之新祖宮為民國63年(1974年)重新修建,但仍屬重要之歷史見證。
清乾隆51年(1786年)發生林爽文事件,清廷派將軍福康安出航渡台,於鹿港登岸,事件平息後,乾隆帝下詔命福康安興建媽祖宮,工程經費多由官方撥款,不足處由日茂行林振嵩捐輸,於乾隆53年(1788年)入火安座。因鹿港已有興建天后宮,於是官方新建的天后宮便稱為「新媽祖宮」、「敕建天后宮」,簡稱新祖宮、新宮。日治時期新祖宮被日軍作為倉庫使用,後又因戰火受到破壞,今日所見廟貌為民國44年(1955年)與民國63年(1974年)所形成。
因是天子御賜建廟,廟前有「文武官員至此下馬」的碑文,文武官員來台就職前都需要來先朝拜天上聖母,在下馬碑前下轎下馬,以示對媽祖的崇敬。不過原有的下馬碑已被破壞,現今看到的石碑已是後人所重設。
祭祀的媽祖神像為「軟身媽」,頭手頸是木雕,但身體是藤編,可以轉動手腳換穿衣服。廟中保存的文物有乾隆53年(1788年)福康安獻的「后德則天」匾、咸豐元年(1851年)的石雕展耳馬槽方爐,以及明治41年(1908年)辜顯榮獻的「表海揚休」匾等等。另外立於廟外的「敕建天后宮碑記」、「天后宮田產碑記」、「重修廟宇碑記」、「重修天后宮碑記」,石碑的歷史橫跨清乾隆至清道光,為新祖宮重要史料。
關於城隍廟的建立時間,有著不同說法,因現存於城隍廟最早的文物為清道光19年(1839年)的一對石柱,被認為是城隍廟興建時間之佐證,此一時間也較被廣為接受。
百年前的鹿港為商港,飢腸轆轆的漁民靠岸回港後必定造訪的市集。只因勞動過後實在是太餓,用餐時顧不得吃相,因而得名。(「飫鬼(餓鬼)」台語為貪吃之意)
關於城隍廟的建立時間,有著不同說法,因現存於城隍廟最早的文物為清道光19年(1839年)的一對石柱,被認為是城隍廟興建時間之佐證,此一時間也較被廣為接受。
舊稱「鰲亭宮」。城隍廟由日茂行林家及地方仕紳所創建。位置正處鹿港商業中心的五福街起點,俗稱「飫鬼埕」的廟埕前更是港區勞動人口聚集之處,是當時北鹿港相當熱鬧的活動據點。 廟宇坐東北朝西南,是一座三開間兩進兩廊的沿街廟宇建築,廟內雖然幽暗,但保存的古文物不少。廟內右側牆面有一塊〈重修鹿港城隍廟〉碑,三川殿中石柱有「赫濯聲靈昭鹿水,綿延香火肇鰲亭」楹聯,為清道光19年(1839年)倡建時,由日茂行林家所捐贈,證明建廟時間。 昭和9年(1934年)因市街改正計劃,將原有的不見天街拆除、拓寬道路。史料中的城隍廟初期左右有隘門,廟前有廟埕,此計劃將原有的隘門、廟埕、三川殿強制拆除了。城隍廟位處重要位置,並見證鹿港的商業發展,只可惜無法重現昔日風華,只能透過史料窺見一、二。
於昭和3年(1928年)興建
現址原為廈郊會館與萬春宮蘇府王爺廟。日治時期政府曾借王爺廟作為郵局、事務所與宿舍使用。後來鹿港街長陳懷澄提議建設民眾集會場所,於昭和3年(1928年)改建為公會堂。公會堂由鹿港地方士紳捐資,當時參與者有辜顯榮、鹿港信用組合、新高製糖會社、明治製糖會及地方商賈等。牆面上的〈鹿港公會堂記〉由詩社「櫟社」社長傅錫祺所撰,莊太岳所書,碑文敘述興建始末與當時地方仕紳的捐款。碑文「君舉折卸古廟之材木」當中的「折」卸,並未使用現在通行的「拆」,反映日治時期的特殊用語習慣。
戰後改稱「中山堂」,也曾作為老人會館使用。鹿港公會堂在民國89年(2000年)被列為彰化縣縣定古蹟,民國99年(2010年)作為鹿港藝文館使用,經常舉辦展覽會。
公會堂位在鹿港古蹟保存區,會館前方廣場曾經是早期港口通商極盛之貨物集散的場地,後來隨著河道淤積而逐漸沒落,具歷史特殊意義。
昔日鹿港的每個街道巷口都設有隘門,此座僅存的隘門建於道光10年(1830年)。曾於民國68年傾塌,現已修復。
清治時期鹿港是主要貿易港口,宗族聚落間常發生衝突、械鬥,為了維護地方安全,民間在鹿港各聚落的交界處設置隘門,做為防禦的工事。每到晚上,隘門皆會關閉,以防宵小與盜匪入侵。隘門也有劃分勢力範圍的作用,亦即發生衝突時,只要進到自家隘門後,對方便不得再追趕,故有「惡不過隘門」之說。
日治時期市區改正,陸續將隘門拆除,據研究鹿港昔日隘門數量共有57個,目前僅存後車巷隘門,為彰化縣政府指定之縣定古蹟。
前身是七棟日治昭和年間(1930年代)興建的日式宿舍。
清治時期此處為主要貿易河道,並在沿岸種滿了桂花,因此名為「桂花巷」。所在地原先為昔日漁民捕撈烏魚的作業地,俗稱「烏魚寮」,日治時期此地區填河造路並興建日式宿舍群,隨後由國民政府接管,一度成為了閒置空間。2009年整修完成,成為一藝術工作展演的特定區域,全年皆有進駐藝術家,可近距離觀賞藝術創作活動、並參與DIY體驗的樂趣。
古色古香的老房舍結合彩繪、藝術、工藝等元素,充滿日式文青氣息。
清朝時期鹿港曾經郊商雲集、貿易發達,瑤林街與埔頭街為昔日船行與碼頭的集中處。後來卻因泥沙堆積而喪失港口功能,日漸沒落,但至今仍保留大量歷史建築,吸引眾多觀光客前來參觀。
清朝時的老街沿舊鹿港溪而建,形成狹長的閩南式街道。老街房屋狹長,前臨街、設商舖,後臨溪、可供船隻靠岸卸貨,結合一進房店面、二進房住家、三進房後院三大功能,房屋總長度從40至70公尺不等,此為清代至民國初年建築特色。
至今老街仍完整保存古樸的木板門窗、街屋、紅地磚等建築特色,遊客漫步於老街時,可想像鹿港昔日風華。
昔日只有富人有能力鑿井,王家人將井鑿於牆邊,牆外的半邊井供左鄰右舍自由汲取水源,反映了鹿港敦厚的民風。現今半邊井已經以土填起,無法取水。
《周禮·秋官·朝士》:「面三槐,三公位焉。」相傳周代宮廷外種有三棵槐樹,三公朝天子時,面向三槐而立,後因以三槐喻三公。王宅的門楣上書「三槐挺秀」,此堂號為自立堂號,源自北宋兵部侍郎王佑,在庭院種植三棵槐樹,期許後代子孫能官居三公宰相,而其次子王旦不負期望,官至宰相,故王佑的後代即以「三槐堂」為其堂號。
「郊」是盛行於清代的商業組織,類似現代的同業公會、進出口商。 鹿港因為離中國沿海地區近,貿易活動蓬勃發展下郊商林立,「鹿港八郊」便是著名的大郊商之一。
郊行除了商業功能外,更被賦予維持社會安全和秩序功能。因此鹿港八郊作為地方自治領袖,對當地文化發展具有相當大的影響力。「郊行博物館」在展間重現當時郊商屋內的歷史格局,使民眾能身歷其境,一窺鹿港貿易繁華的歷史風貌。
確切建造年份不詳,但由現存文物可知清乾隆2年(1737年)即已建廟。民國74年(1985年)指定三山國王廟為第三級古蹟。
廟內保存許多具特色的歷史文物,其中於清乾隆55年(1790年)所立的〈示禁碑記〉,證明潮州移民便來到臺南、鹿港等主要港口經商或擔任勞工,在彰化地區從事墾拓、創業、祭祀,碑文內容也記錄當年粵籍百姓艱辛心酸的一面。
大正15年(1926年),日本政府進行市區改正計畫,將三山國王廟拆除,將磚瓦移至今日現址(中山路276號)重建。昭和9年(1934年)再次實施市區改正,拆遷後遭拆除拜殿和前殿,屬於原廟宇建築的部分僅剩目前指定為古蹟範圍的前殿到正殿。
昭和10年(1935年)興建而成,為鹿港僅存的日治時期公家宿舍(日式家居建築)。
日治時期鹿港街的行政機構為「街役場」,其行政首長即稱為「街長」,此制度為大正9年(1920年)因應日本總督府執行的「地方制度改正」政策而誕生,首任鹿港街長為陳懷澄,而鹿港街長宿舍於第二任街長吉田次治郎任內修建而成,其後直到昭和20年(1945年)間,共有5任街長居住於此,在戰後亦曾作員工宿舍以及鹿港鎮公所之倉庫,後在民國91年(2002年)指定為歷史建築,並於隔年進行修復工程,民國93年(2004年)7月完工。
街長宿舍為木建築,基座抬高以防潮與防蛀蟲。其外牆為雨淋板,室內隔間牆則為編竹夾泥牆。其平面呈L形,內部有座敷、居間、茶間等設施,具有相當日式建築特色。
現今改為鹿港鎮史館,比鄰鎮公所、地政事務所。經修復活化利用,提供民眾參觀、學習以及休憩,並不時舉辦相關展覽,展示各界藝文人士的文物、史籍、老照片,讓後人追溯與記載鹿港過去的繁景。
敬義園創立於清乾隆42年(1777年),由浙江紹興魏子鳴與鹿仔港巡檢王坦倡議、日茂行的林振嵩和泉廈二郊捐資所設的慈善機構。昭和10年(1935年)地方人士為紀念先賢功德,設置〈鹿港敬義園紀念碑〉。
敬義園為鹿港首個慈善組織,類似現在的基金會,從事地方公益,舉凡施棺木、拾字紙、收遺骸、置義塚、修橋樑、平道路等。
〈鹿港敬義園紀念碑〉上記載著敬義園眾多的行善事蹟,供後人緬懷先輩的功德義舉,反映清中期商賈極盛時期,仕紳義行善舉以及當時的社會狀況,為重要歷史紀念物。紀念碑座落於鹿港圖書館前的公園內,立碑之處昔日為鹿港港內的一座浮嶼,為船舶的停留之處,與市街隔溪相望,並有一虹橋相通,橋名「黑貓橋」。
地藏王廟內有1818年(嘉慶23年)「重興敬義園捐題碑記」,碑文有清代鹿港各郊商所捐款的記錄。
始建於清朝末年,建築屬於閩洋折衷樣式,經多次改建後形成今日樣貌。
鶴棲別墅為昔日鹿港富商王家所有,第一進門廳是西式半圓柱洋樓形式,為日治時期市區改正時所改建,第二進則為傳統閩式風格的合院住宅,神龕屏壁採全木作板壁,正廳書法及人物畫,均為鹿港知名書法家鄭鴻猷於大正3年(1914年)執筆,而室內屋架大樑彩繪為郭新林所繪,具歷史文化意義。
王家後代王煌在鶴棲別墅經營「鹿港信託中心」作金融貸款行業,同時經營「三泰號」持續進行與中國的貿易。目前作為「工藝展覽館」,不定期更換展覽主題,傳承與推廣傳統工藝,同時活化再利用歷史建築。
確切年代未知
石敢當的作用為鎮煞避邪、抵擋自然災害,早期民間相信在丁字路口、多條道路交接處或路衝等煞氣重之處等設置石將軍或於壁上嵌入石碑以保佑出入平安。
建於乾隆三十年(西元1765年),是全台第一間、也是歷史最久的田都元帥廟。擁有246年歷史的玉渠宮,前後共經歷了四次翻修,第4次翻修則是在2010年初才完成。
主祀田都元帥,被視為「戲曲之神」。
玉渠宮位於市場內,看似不起眼,但卻極具特色。玉渠宮前坐鎮的並非兩座石獅,而是「金雞」、「銀犬」。傳說中雞和犬是田都元帥的兒時玩伴,作為副將永遠追隨田都元帥,被稱作金將軍、銀將軍,因此進行重修工程時,廟方決定在廟口立金雞與銀犬。而金雞銀犬陣是鹿港玉渠宮田都元帥的專屬陣頭。另一特點則是寺廟彩繪首度出現卡通明星,有哆啦A夢、米老鼠、派大星及海綿寶寶等,藏在樑柱上方,必須非常仔細才能找到。
宫廟外還有一處打鐵鋪,為昔日打造農具的地方。
泛指鹿港街道間彎彎曲曲又狹隘的小巷,其中以金盛巷最著名、保存最完整,為九曲巷的代表。
九曲巷有三大功用:防風、防盜、避邪。秋冬常颳起俗謂「九降風」的東北季風,彎曲的巷道可讓風勢減弱;巷道彎曲且岔路多,宛如迷宮,可分散盜賊兵力,形成易守難攻的局勢;據說鬼只走直線,故居於曲巷內可避邪。
建於清乾隆嘉慶前後,至今已有一百五十年以上。
又稱「跑馬樓」。鹿港八郊中廈郊的最大商行「慶昌號」陳姓家族的產業,前為中山路147、149號,後以十宜樓連通金盛巷37號,形成三戶房屋相通。
鹿港竹枝詞曾提及:「九曲巷中風不到,十宜樓上士閒吟」,說明十宜樓為昔日詩人墨客聚會的地方。相傳十宜樓的主人是位好客的文人雅士,建造十宜樓作為聚會、吟詩作賦的場所,還可以在高處倚欄望月,「十宜」說的便是「宜琴、宜棋、宜詩、宜酒、宜畫、宜花、宜月、宜博、宜煙、宜茶」等極盡風雅之事。
十宜樓旁為現今鹿港僅存的「銃櫃」,也稱為槍銃櫃、槍樓。牆面開有銃眼(開槍洞口)、瞭望口,可俯瞰街道的動靜,作為觀察、監視守衛、放置兵器之用,有助於防禦海盜土匪。
建築空間仍保存乾隆年間的佈局,日治時期鹿港實施市區改正將不見天街拆除,將臨街的店屋拆除後,呈現今日的立面。
元昌商行為鹿港百年染整坊,三進二院的建築格局,為典型長條型街屋的空間佈局,立面上仍留有「棉布」和「染物」文字。
元昌行目前唯一保有「九重天」雙層樓井構造的連棟式長條形街屋。鹿港傳統舊時樓房因門面窄,進深長,為求採光照明,在樓層間的樓板做一個四方的開口,四周圍以雕花欄杆,宛如樓中之井,而稱為樓井。
因元昌商行為私人宅地待整修中,但可從建築外觀外欣賞百年布裝風華。二樓的門屏上有鹿港彩繪工匠郭新林的畫作與鄭鴻猷書法墨跡,昭和9年(1934年)市區改正時,聘請郭新林施做並臨摹鄭鴻猷的墨跡,可惜已有部分作品因年代久遠,已呈剝落現象。
建於清光緒年間
丁氏家族因經營船頭行致富,商號為「協源」,重視子弟的培養與教育,進而出官入仕,在鹿港商業發展史中具有重要地位。
丁壽泉進士及第後,興建丁家大宅,稱為「新協源」,因丁壽泉有進士功名,所以又被稱作「進士第」。丁壽泉沒有就任官職,反而回到彰化的白沙書院教書。
丁家大宅寬敞氣派,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其建築架構及雕造彩繪引人細細品味,前棟店面是二層樓洋房;中庭後院是清代建築古厝。從後院一路穿過大廳、長廊、中庭、門廳到達中山路,使人有穿越時光隧道的錯覺。丁家大宅於民國94年修復完工,為縣定古蹟,可進入參觀。古厝隱身於街屋之後,容易被忽略。
興建於大正3年(1914年),歷時五年於大正8年(1919年)完工。
鹿港人又稱此棟洋樓為「大和大厝」,前身為當地富商辜顯榮舊居。民國62年(1973年),辜氏家族捐獻洋樓建築及館前「大綠地」周邊環境,成立了財團法人組織,辜氏家族捐獻書畫收藏、文物,開館後持續徵募鹿港當地民俗文物,目前館內有眾多收藏供訪客欣賞,帶領大家一探過去鹿港人的生活樣貌。
意樓昔日屬於鹿港八郊中廈郊的最大商行「慶昌號」,由陳克勸在嘉慶年間創立,專營廈門貿易,到道光、咸豐年間,已是鹿港鉅富。
「慶昌號」為廈郊中最大的商行,而意樓正是慶昌大宅院中的閣樓,進入小巷中可見磚牆上有一株楊桃樹伸展而出。意樓有一磚雕花窗,與楊桃樹影構成一幅清幽景緻,圓形木窗象徵「圓滿」,以代表「福」的葫蘆以及「錢財」的古錢組成,造型古典雅緻又有豐富文化內涵。
此地流傳著一則淒美的故事:居住在樓中的尹娘,其夫婿為求功名,新婚不久便赴試。臨行前,夫婿為解尹娘思念之苦,於意樓牆邊種一楊桃樹,並囑曰:「見樹如見人,吾試畢即返」,無奈夫婿一去音訊全無,尹娘仍苦守樓中,盼望伊人回來,終致抑鬱而終。
清康熙23年(1684年)由福建省興化府人移民台灣時,攜帶媽祖香火來台,於鹿港草仔市一帶興建廟宇。
興安宮為長條型的廟宇建築,隱身於民宅之間。主祀天上聖母,即媽祖,由清代福建省興化府奉請媽祖香火至鹿港供奉,取「興化平安」、「興化安寧」之意,將廟名命名為「興安宮」,是鹿港的第一座媽祖廟,成為在鹿港的興化府人士信仰中心,也作為興化會館。
三百多年來經過數次修建,廟內收藏多塊年代久遠的古匾與石碑,而清初木雕之軟身媽祖以及「開臺興安宮全貌」的彩繪古圖則為興安宮最為珍貴的歷史文物。
關於建廟時間有兩種說法,《彰化縣志》記錄建於為嘉慶20年(1815年),民間則認為建於乾隆年間。
威靈廟又稱「大將爺廟」,主神「大將爺」是明朝名將劉綎,人稱「劉大刀」。劉綎將軍為大敗滿人之部隊將軍,後遭滿人擊破,且因負傷無力再戰而殉功,被視為民族英雄。大將爺亦被稱為「閤港王爺」,「閤港」意思為全鹿港的信眾都會來此祭拜。
每逢農曆7月鬼門關,由大將爺負責收回無主孤魂,舉辦「收庵」普渡法會。
摸乳巷歷史約200年,是相鄰的兩座長形房屋的排水溝加蓋的長巷,巷長約80公尺,最窄處約70公分。
清治時期摸乳巷原為居民排放污水至舊港溝的水溝,於日治時期加設紅磚雨水溝蓋,形成現在的通道。由於巷道極為狹窄,寬僅60至70公分,兩人欲同時通行時,必須側身才能通過,當男女交錯而過時,會盡量避免觸碰到對方,故名「君子巷」、「護胸巷」,眾人戲稱為「摸乳巷」。
清乾隆45年,福建泉州府安南縣民由祖廟恭請香火至鹿港供奉。道光2年,鹿港仕紳梁獻瑞倡議興建鳳山寺,地方信士踴躍捐資,於道光4年(1824年)完工。2016年因火災造成嚴重受損,進行整修工程。
為道光年間南安籍移民所建之廟宇,主祀原鄉廣澤尊王。
鳳山寺歷經幾次重修成現今格局,為地方開發和相關移民史的寫照,極富歷史文化資產價值。廟中有兩塊古碑,一為道光10年(1830年)的〈鹿港新建鳳山寺碑記〉,由進士廖春波所寫,二為大正15年(1926年)的〈重修鳳山寺碑記〉,由當時的鹿港街長陳懷澄所撰。此外,古匾「威武英烈」上刻寫「咸豐丙辰陽月重修」字樣,還有道光2年(1822年)的竹籤筒,證明鳳山寺歷史悠久。裝飾藝術特色主要在於三川門上的「交趾陶壁飾」,為咸豐年間泉州名匠蔡騰迎之作。落款年代為丙辰年(即咸豐6年),是台灣現存年代最早的交趾陶作品之一。
昭和3年(1928年)原萬春宮蘇府王爺廟遭拆除,改建成「鹿港公會堂」,廟中神像與文物被安置到鳳山寺左側廂房,形成特有的「寺中有宮」。左廂房曾為北管樂社「玉如意」之館址,因此鳳山寺也供奉北管樂之守護神「西秦王爺」。
鹿港龍山寺前身為一形制狹小的廟寺,供奉觀世音菩薩,自福建省安海龍山寺分香而來,建於明永曆7年(1653年),原址位於鹿仔港舊河道邊(今大有街一帶)。到了乾隆51年(1786年)才遷建於現址,由鹿港泉郊商賈日茂行林振嵩及仕紳許樂三實際負責籌建經營。歷經數次的整修,仍保存道光11年(1931年)重修時的風格,不失傳統格局。
鹿港龍山寺規模宏偉,公認是現今台灣保存最完整的清朝建築物,其建築格局、雕刻、彩繪等具高度藝術價值,被指定為國定古蹟。
龍山寺被譽為「台灣民間藝術的殿堂」,整間廟宇最重要的是其建築和雕刻。五門殿正門兩旁有一幅木刻對聯,採「圓篆體」雕刻,「龍山開鎮源流遠,鹿水重興慈澤長」,士紳鄉耆寄望因河道淤積而日漸沒落的鹿港,能夠與龍山寺一樣創造出更加輝煌的歷史,重興二鹿的風華。進入五門殿後即是戲台,「八卦藻井」設立於戲臺上方,具有演戲時共鳴的效果,其規模及結構美學堪稱全台首屈一指。龍山寺現存的彩繪除了正殿內的點金柱彩繪為道光、咸豐時期的作品外,其餘均為民國50年代鹿港彩繪匠師郭新林的作品。除此之外,還有惜字亭、龍柱、古鐘及太極八卦窗等看點,其工藝精緻,既宏偉又細膩,一磚一瓦皆令人讚嘆,若是走馬看花,可能就會錯過這些歷史悠久的藝術品。
建築本體應於清乾隆52年(1787年)前就已存在。鹿港仕紳許樂三原籍為金門人士,於嘉慶10年(1805年)命其子將住宅售出,改建住宅以奉祀蘇府王爺,當時名為「浯江館」,並提供金門往來鹿港的商旅與水師班兵作為休憩、聚會辦公之用,成為金門人在鹿港的同鄉會館。
金門館主祀蘇府王爺,該神原祀於浯州嶼(今金門縣的金湖鎮)浯德宮,因此稱為「浯江館」。外觀如一般寺廟,但廟名未冠上某宮某廟,而是以「金門館」為名,表示該場所功能為金門同鄉會的會館。左右兩旁的廂房為清代班兵等候船班的休息之處,再加上廟內的捐獻碑文,可以看出金門館與清代水師的強烈連結。
館中存有不少歷史古物,如門額上「金門館」,應立於清末改名時;嘉慶10年(1805年)許樂三建館時落款的「浯江館」匾,現懸掛於正殿門楣上;道光14年(1834年)左營游擊劉光彩敬獻「過化存神」匾,亦保存於正殿中。〈重建浯江館碑記〉記載金門館重修過程,由當時負責監造的金門籍進士鄭用錫所立,還有清咸豐5年(1855年)再次重修時刻立的〈捐題緣金碑〉,皆為研究廟史的重要史料。
建廟時間至少有200年以上。根據現存於鹿港天后宮的〈重修鹿港聖母宮碑〉記載,地藏王廟於嘉慶20年(1815年)由鹿港八郊以重建天后宮的餘資,撥銀修廟。
主祀地藏王菩薩,地藏信仰隨著移墾腳步進入台灣,在鹿港深受重視,為閤港廟之一(全鹿港人供奉)。有「北有天后宮,南據地藏王廟」一說,代表鹿港南北一司天、一司地的聚落族群信仰觀。鹿港天后宮內有清嘉慶20年(1815年)的〈重修鹿港聖母宮碑記〉,記載當時八郊用重修天后宮的餘資撥款重建,建立今日地藏王廟之基本格局。
地藏王菩薩被視為「幽冥教主」,每年農曆7月都會舉行放庵(讓好兄弟放假)及放水燈等儀式。廟內保存眾多重要文物,存有清嘉慶8年(1803年)的地藏王菩薩神像、清光緒4年(1878年)的「天竺尊嚴」匾及三川殿虎邊壁上清嘉慶23年(1818年)所立之〈重興敬義園捐題碑記〉等。
建於日治時期的糖業專用火車站,主要目的為運輸甘蔗與蔗糖。原有的車站在製糖業沒落後都已經拆除,現在的火車站是近年重建完成的。
當地人又稱「五分仔火車頭」,現在已不提供載客。原本是配合糖業所需而興建的專用鐵路,不僅載運甘蔗,同時也辦理客運業務,過去民眾可以在現今彰化火車站的後方,買票坐火車到鹿港。
外觀是古樸的木造建築風格,車站內還有日本生產的大火車頭供遊客拍照留念,優雅景緻加上懷舊氛圍,吸引遊客前來造訪。
建於清道光4年(1824年)
與文武廟之文祠、武廟呈現橫向一字排開,以文廟創建最早,武廟次之,書院殿後。
清道光4年(1824年)鹿港海防同知鄧傳安倡議興建書院,士紳捐資響應,於道光7年(1827年)完建。取名為「文開書院」,紀念明末儒者沈光文(字「文開」,於荷治時期至台灣從事教育工作,被譽為「開台文化之父」)。鹿港文開書院孕育多位舉人、進士,開啟鹿港文風的輝煌時期。
建築空間包含三川殿、正殿及後堂。三川殿的木構件保存清道光年間的建築風格,石柱楹聯上有鄧傳安所書「賓日有祥興雲有兆,希賢得地入道得門」墨跡。文開書院的倡設,雖然建築年代不及文武廟早,但其在鹿港往日文風昌盛具體象徵上,深具歷史重要性。
過去曾遭祝融肆虐、921地震破壞,經過數年重修,於民國94年(2005年)完成整體修復,是現今所見風貌。
文祠於清嘉慶11年(1806年)建成,武廟則是於清嘉慶16年(1811年)建成。
文武廟是以文開書院居左、文祠居中、武廟居右等三個體組成的一大建築群。文昌祠主祀文昌帝君,每到考季就有絡繹不絕前來祈願的家長與考生,武廟則是主祀關聖帝君。
「拔社」是鹿港早期的義學與詩社,文祠落成後在此展開活動,不少文人均聚集在此論詩評學,為當時文人學子的精神領導中心。
過去曾遭祝融肆虐、九二一地震破壞,經過數年重修,於民國94年(2005年)完成整體修復,是現今所見風貌。
興建於日治昭和10年(1935年)
福興穀倉為昔日中部最大的日式穀倉,經重建後活化成展覽空間,設有稻米文化館、展售區、多媒體視聽室等區域,帶領民眾了解彰化早期的農業史。
至今仍完整保存穀倉的建築與設備,主體空間包含16間穀倉、碾米機房、米倉等三大部分,建築設計以防潮、防鼠為首要考量,極具巧思,其中屋頂上設置「老虎窗」,室內採光、通風及散熱。
鹿港開港後建成
抬頭望去,可見由120個酒甕所堆砌而成的甕牆。此為目前遺留下最龐大的甕牆古蹟。早期富貴人家將空的酒甕當做建材,不僅物盡其用,又增添美觀。
此棟建築在光復前後已經建成,推測屋齡65~70年。
建築外觀風格為日治時期木造平房,內部為紅磚,二樓為檜木地板(不開放上樓參觀),目前由玉珍齋維護。比鄰鹿港天后宮、老街等熱鬧景點。
店內販售各式糕餅,為鹿港遊客必買伴手禮。
0980006667
建築物於乾隆年間左右建成,據推敲屋齡為150~200年間。
建於清朝年間的閩式長街屋。原先為兩棟長年失修的圮屋,由玉珍齋與發起「鹿港老屋保存運動」的文史工作者許書基老師合作修復,刻意保留紅磚木瓦、磚頭牆、清代木板窗戶等老屋特色。歡迎踏進古色古香的翫書房,您可在此稍作休息、享用各式茶點與飲品。
於昭和9年(1939年)修建,成為見證日治時期市街改正之歷史的建築物。2006年登錄為彰化縣歷史建築。
鹿港老街地標式建築,建築物規模宏偉,保存完整。
樓高三層,有三面立面,一樓立面書有「玉珍齋」及「登錄」、「商號」,為陳百川醫生的墨跡。招牌「玉珍齋」三字則是出自知名書法家鄭鴻猷之手。三樓女兒牆寫有「KOTAIHODO」,是黃家經營布莊時「黃泰豐號」的商號日文發音,「KO」即「黃」姓的日文發音,國民政府來台後,為避免被當作日本人,便將該英文字拆除,只留下痕跡。
玉珍齋創立於清光緒3年(1877年),當時鹿港文風鼎盛,黃錦經商有成,為顯出獨特的風雅品味,特別使用高級的在來米粉與熟成的三個月的濕糖製作「鳯眼糕」,口感細緻、備受讚譽,便有友人建議開設糕餅舖,此乃玉珍齋之濫觴。
04-7773672